距離上回與詹大哥一起到宜蘭騎腳踏車已經2個月過去了,因為工作的關係,規劃了學學文創-open house的系列課程,其中一堂就是帶領著大家,前往田中央,看看黃聲遠老師與田中央的夥伴們在宜蘭播下的種子。
來宜蘭的次數不算少,對田中央的設計作品也算熟悉,但每次親自造訪,還是會發現許多新的驚喜,隨著對黃聲遠老師的理念漸漸熟悉,這些新的身體經驗慢慢的在我的心裡反覆應證,這座跨越宜蘭河的慶河橋側人行空間,是我上回到宜蘭時,非常喜愛的作品之一,當初,他們以『橋體維修空間』為申請項目,先突破法規的基本限制,再運用創意將橋下的空間硬是讓出一道懸掛在旁的『新橋』,為了解決風壓及未來可能面對的洪水問題,結構體採用了透空的網狀結構,橋旁的燈則是移借了河畔蘆葦的姿態。
其實建築設計應該是這樣子的,一個動作對應一個問題,然後朝著思考『對』的方向前進,也因此,田中央的設計一直是邊修正邊施工,往往拿著模型到工地與工頭討論更佳的可能性,雖然這樣子的設計形式並非這麼容易實踐在現今台灣的建築設計環境,但並不牴觸追求更好的企圖(至少有用力去做不是嗎?)
上回在廊道空間的兩側發現他們做了不少的植栽與攀緣植物,心裡邊醞釀著日後整個橋體空間隱沒在綠色隧道中的情景,一邊著實為這個有階段性計畫的空間營造設計感到欽佩,而不到兩個月,這回就已經有幾處籐蔓順著網狀結構向上爬升,看著一個設計案有機的成長是令人開心的,當然,必須在過程中持續的解決問題(這是一種設計的MAINTAIN機制),小白跟我說明他剛剛完成的『噴霧』系統,為了在橋的各段落安裝定時噴霧與滴漏系統,供給兩側的爬籐植物足夠的水氣滋潤生長,他從不會到會,與工班進行多次的討論,終於將水管線路位置安好,一天共計五次的給水,霧狀的水滴剛剛好,並不會讓人經過時濺溼身子,反而有種迎面的清涼感,小白笑著說:『如果遇到沒有風的時候,遇到噴霧時整座廊道空間像是起霧一樣,像是走在水面上一朵長形的雲,而且他還會飄移呢!』
走過這座橋的當頭,發現當地居民很自然的使用這個田中央新的空間設計,阿伯帶著斗笠從容的架著腳踏車經過、幾個小朋友在橋下盪鞦韆、幾個朋友在橋中央特別施作的休憩空間停留閒聊,既遮陽又愜意
一切都很舒服很調和。
3 comments:
此"聲"非彼"生"....write the correct Name is the basic respect, right? cheers
感謝提醒,已改正囉!!
Dear Sir:
I am wondering that whether you still have the following class going?
規劃了學學文創-open house的系列課程,其中一堂就是帶領著大家,前往田中央,看看黃聲遠老師與田中央的夥伴們在宜蘭播下的種子。
It will be great if you have opening for a small group?
wen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