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ger 是個留學回來的熱情建築學生 在投入台灣的職場後 台灣慣用的效率和結果取向 使他產生納悶與消化不良的症候 在我與eager一場有關台灣學生槍模文化的優劣與必要性的小論戰下 我似乎漸漸能從eager充滿激昂的語氣中 窺見美國建築教育方式與台灣灌輸的概念差異性 弔詭的是這不同的教育訓練特質居然代表兩套完全不同的價值觀 eager不斷強調一點 建築教育真的是需要時間來累積 沒有累積 只求結果的情況下 就是台灣到處充斥著令人流淚的建築 我們就槍模這種台灣建築教育界習以為常的文化為切入點 他從自我製作模型所帶來的尺度體認必要性談起 我則提出handle整個team的能力與機會加上呈現效率提案的成熟度 我們反覆辯證整個design過程的本質 在此過後 我兀自站立在擁擠的南陽街頭反覆思考從今天的小討論中衍生出來的台灣建築生態 似乎也依稀能夠品嘗出一些些來自eager的美麗與哀愁 [恰好我又是那種比較瘋一點的人]....eager說著........待續
mw幽幽的騎著摩托車邊與我分享他的觀感 [我最喜歡聽見兩種不同的聲音在那邊過招了] 他說 [ 恩恩 同意 ]我回答 沒錯 正反不同的意見越是容易讓我們體會相異的思維 激發出更多的空間 在摩托車左閃又躲的台北街角 兩個年輕人延續科博館的話題 繼續一場間歇性的探討 也許世界根本不會鳥這兩個年輕人 不過台灣的建築正在進步中 感謝讓我又認識了這一群......畢竟能夠侃侃而談是一件多令人興奮的事! 礙於時間 如果我們在多談一會 肯定更有趣 我為今日的地景展下了這個註腳
=================================
關於這一次的故宮南院競圖案 在準建築人手札有詳盡的新聞整理喔
三獎姚仁喜 藏起博物館 外面黑盒子三獎姚仁喜的作品,將整個博物館藏在山丘下,山上則覆以植栽與裝置藝術,手法簡潔、內斂



二獎亞洲之翼國際建築師李伯斯坎(Daniel Libeskind),以「亞洲之翼」為設計概念的作品,雕刻性的建築量體及水景,營造故宮南分院的入口意象,以一名之差飲恨)


一獎融入自然,故宮昨決選南部分院建築師,美國建築師普里塔克(ANTOINE PREDOCK),以玉山為意象的設計案從眾多建築團隊脫穎而出,成為故宮分院設計者)


偎研吾 花草玻璃紋路 東方密碼偎研吾以一個半透明圓形詮釋故宮南院,他用電腦設計出一種「如花、草生長般」的紋路,以高科技手法鏤刻在玻璃上,讓觀者感受東方符號的魅力。

荷蘭當紅建築團隊MVRDV,作品向以搞怪、創意取勝。他們將故宮南院「變」成一個四方形黑盒子,底下有三個小山丘「頂」住,如此可以防洪、防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